《完美国际2》国风系列时装“东方观雅集”介绍

2024-05-14 17:19:56 神评论

《完美国际2》全新资料片“心有灵犀”即将于5月22日上线,国风系列时装“东方观雅集”也将同步上线,本系列时装可在千机匣中获得。本系列时装以中国古典美学要素为基础进行创作,包含了:竹、梅、桃、兰、棋、瓷、茶、画、月,可谓:

若言景致,则看梅中雪絮,兰落幽谷,芳桃嫣红蕊,竹叶娑青天。

若言君子,则持清瓷雅器,品茗悠悠,棋中自相弈,画里望江山。

若问心怀,思窈窈几时,唯盼明月。

天下风雅万千事,且观《东方观雅集》。

【竹·绿筠君】

宜烟宜雨又宜风,拂水藏时复间松。

移得萧骚从远寺,洗来巯侵见前峰。

侵阶藓折春芽迸,绕径莎微夏阳浓。

无赖杏花多意绪,数枝穿翠好相容。

——唐代·郑谷《竹》

在本套“竹”主题服装的设计上,我们采用了改良式马面裙的款式,以紧凑硬挺的线条感来凸显“竹”的清峻挺拔,在黑白裙面上绘水墨竹影,以潇逸的撞色笔法凸显“竹”的筋骨气度,腰间竹叶与环佩则意在表达“竹”的清润文雅,见之仿佛能嗅见雅居中的一缕竹香。

在男装的细节中,我们试图表达“竹”的劲锐,因此设计了皮质的臂甲与野性桀骜的发型,如同锐气风发的少年侠客,劈掌挥拳都如同穿破竹林的厉风般刚劲有力。

然而,“竹”亦有柔婉之处,竹叶上划过露水,映出一汪明澈的青绿,我们把这抹青绿制成了女装的耳饰,如清露坠林,净润沁心。此外,我们抓取了明代琵琶袖的特征,在整体的飒爽之姿中融入一丝柔和。不仅如此,女装的背后也别有一番巧思——“框景”,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园手法之一,以窗、框、门等作为画框,框中摄景,取景为画,巧妙无方。在女装背后,我们也开了这样一扇“窗”,窗外白墙之上映出月下的竹影,其中未言尽的,是属于中式美学的意会与留白。

北宋语言学著作《广韵》中,形容“筠”为“竹皮之美质也”,绿筠润泽,君子如竹,便是千秋长存的不折风骨。

【梅·拂雪骨】

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

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
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

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。

——宋代·林逋《山园小梅二首》

在“梅”主题的服装上,我们采用了红与白作为主色调,意喻红梅落雪的冬日独景。在衣面纹饰的选择上,依然用红梅未免落俗,用白梅则难以出彩,而我们在元朝诗人王冕所作的《墨梅》一诗中找到了灵感。

“吾家洗砚池头树,个个花开淡墨痕。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”王冕以梅自喻,表达自己不媚世俗的情操,而淡淡墨痕所作的梅花,神清骨秀,独留清香,又何尝不是一道美景。南宋画家扬补之擅画梅,笔法清逸,自创用细笔墨线圈出花瓣的笔法,能见梅花“疏影横斜”的风致,传说他所绘的梅花张之壁间,便有“蜂蝶集其上”。基于这些灵感,我们将淡淡墨梅绘于衣面之上,绕肩环袖,延枝绽蕊,不仅使整体更具中式意韵,在色彩搭配上也取得了和谐。

男女装都采用了发簪挽起的利落发型,以体现梅花“凌寒独自开”的坚韧,而配饰也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与考量,无论是女装中的红木发簪、绢花耳环、衣领处打成梅花形状的中国结,还是男装中的红珊瑚珠链,一字盘扣,黑锦绑腿,想要给大家呈现的便是一派踏雪凌霜,盎然生长的蓬勃之姿。此外,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衣料之间几片明亮大胆的翠绿撞色,这便是意味着春光破雪,嫩芽抽枝,梅花虽谢落,但带来的却是一片暖融春色。

拂霜映雪,傲骨寒枝,却有暗香来。

【桃·春月序】

黄师塔前江水东,春光懒困倚微风。

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。

——唐代·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

《吕氏春秋·仲春纪》中曾记载:“天始雨水,桃李花华,苍庚鹂鸣,鹰化为鸠。”桃花盛放,在古人眼中便是春日之始。夸父的手杖化为了桃林,武陵人在缘溪行时忽逢桃花源,《诗经·周南》中称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,崔护描绘“人面桃花相映红”…… 由此可见,“桃”在中国文化中常代表着希望、春天与爱恋。

因此,在设计“桃”主题的时装时,我们想要表达春色的喜人与爱情的氛围,故选用了轻纱与软绸作为主体材质,配色大面积使用了桃蕊初生的动人嫣粉,衣摆处以清朝工笔画家余穉所绘的《花鸟图册》为灵感,加入了工笔画形式的桃花枝条,写实的同时亦有朦胧意境。除此之外,袖摆也进行了特殊的设计,模拟了桃花初绽,花瓣层叠的情态,在视觉上也与整体款式形成了动态的平衡。

女装的发型在披发之上梳起了两朵大小不一的可爱发髻,桃粉色的缎带勾勒其中,一把金色雕花梳篦插于发间,耳饰更是由两颗含羞未绽的花苞组成,无一不在凸显少女的娇俏灵动。男装的发型则由金色发环拢起,身前软纱轻垂,一展“年少春衫薄,骑马倚斜桥”的翩翩公子风姿。

大家可以注意到,在我们这套时装上点缀着不少鲜嫩的桃花及花瓣,这也让本来静态的时装变得生动起来:少年少女们鲜衣怒马,在桃林中同游踏春,怡人的暖风拂面而过,朵朵桃花被吹落,掀起芳菲花雨,纷飞翩跹,缀在发间,落于肩上,沾在衣衫。

春月之序,灿若此时。

【兰·盈玉色】

兰生幽谷无人识,客种东轩遗我香。

知有清芬能解秽,更怜细叶巧凌霜。

根便密石秋芳草,丛倚修筠午荫凉。

欲遣蘼芜共堂下,眼前长见楚词章。

——宋代·苏辙《种兰》

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,在这套以“兰”为主题的时装中,我们采用了兰花本色作为装饰物,以大面积的月白与水缥色作为基底,着意刻画兰的高洁出尘之姿。但在女装与男装的细节设计中,则是分别抓取了“兰”在中华传统意象中的两个审美要点,一为“形之美”,二为“神之美”。

所谓“形之美”,便是世人口中“空谷幽兰”的雅与香。兰花不似其他花朵明艳争鲜,它以色泽浅净,气度脱尘而独立群芳,曾被苏轼比作美人,而李世民也言“映庭含浅色,凝露泫浮光。”兰花的芳香更是令无数人偏爱,例如黄庭坚便赞之为“兰之香盖一国,则曰国香。”因此,女装则以古典面料之中加入了现代礼裙的款式,以绽开的芳兰装饰衣边,缀有兰花的原木发簪轻柔地挽起一缕发丝,在肩侧倾落一抹柔婉,装饰品皆采用了浅淡的色彩,凸显其玉骨冰肌,澄澈绝俗。

而“神之美”,则是中国历代文人志士以兰喻志、抒情而品悟出的道德与修养,如人们以“兰章”喻诗赋文章之雅,以“兰房”喻居所之雅,以“兰襟”喻知心挚友等,便可见一斑。兰隐于幽谷而自芬芳,正如处于困厄之中却不改其志的君子,就如《孔子家语·在厄》中所说:“芝兰生于深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,君子修道立德,不谓穷困而改节。”在男装的设计上,我们试图塑造一位清雅朗正,端逸俊秀的谦谦公子,他佩冠束袍,白衣翩翩,护腕与腰带一丝不苟,不染世俗,不争亦不让,端立于纷乱人世之间。

盈盈玉色,淡淡悠香,惟愿气如兰兮长不改,心若兰兮终不移。

【棋·弈中局】

竹林二君子,尽日竟沉吟。

相对终无语,争先各有心。

恃强斯有失,守分固无侵。

若算机筹处,沧沧海未深。

——南唐·李从谦《观棋》

“纹枰对坐,从容谈兵”,棋道需兼备艺、品、理、规、礼,是中国古代智慧、礼仪与谋略的结晶。子落棋盘之上,如星落天幕,纵横衔连。静则蓄势,动则围杀,进退有道,算计得宜。谋定胜子而不骄,失棋惜败亦不馁,在棋艺较量之间,君子处世之道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彰显。

此套“棋”主题的时装以简洁有力为设计要点,塑造谋冠天下的棋手形象:高束马尾,展杀伐果决;太极发冠,彰阴阳泾渭;臂甲紧附,喻弈棋循规;祥云流转,意礼仪之道。我们在腰佩之上也设计了一枚缩小的棋盘,也许棋手在闲时拨弄思索,也能悟出新的棋理。

东汉班固曾书《弈旨》,言“局必方正,象地则也;道必正直,神明德也,棋有白黑,阴阳分也;骈罗列布,效天文也。四象既陈,行之在人,盖王政也。”棋道的智慧,并不仅仅停留在棋盘之上,更与天地、道德、阴阳、天象息息相关,行棋局如治天下。因此,我们也融入了“弈定天下”的概念,在衣摆处融入了北宋王希孟最著名的绢本设色画,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《千里江山图》。烟波浩渺,群山层峦,棋子落于画布之上,定局亦定江山。

入界宜缓,攻彼顾我,黑白谋算,弈局胜天。

【瓷·天青釉】

白釉青花一火成,花丛釉里透分明。

可参造化先天妙,无极由来太极生。

——清代·龚轼《陶歌》

巧手裁云织蔚蓝,神毫描画绘青莲。说起中华文化,不得不提到的便是享誉天下的中国瓷器,在众多品类的瓷器之中,青花瓷独树一帜,是中华文化的经典符号之一,唐代是青花瓷的滥觞期,但元代的青花瓷技术则更为成熟,工匠们用钴颜料在瓷坯上绘制多样花纹,在窑中经过千度高温煅烧,花纹呈现出独特的蓝色。元青花构图丰富,笔法流畅,层次繁而不乱,将青花艺术推向了第一个顶峰。至明清时期,青花瓷开始大量输往世界各国,《瀛涯胜览》等文献中均能找到青花瓷海外贸易的记载,是中国海外贸易史上璀璨而不朽的明珠。

本套时装便以“青花瓷”为主题,以展现中华瓷文化的器具、工艺与绘画之雅。在女装的设计上,我们想要侧重表现瓷文化的生命力。因此以双侧编发,短款旗袍式套装作为基础,以绸纱蝴蝶结扎起发辫,蓝瓷耳环在脸侧点缀,上身内衬做了蓝色点染,如同青蓝颜料在瓷器上晕染开来,裙摆剪裁则富有流线感,印出雅致的山水景观,整体活力可爱但又不失雅致。男装则着重表现瓷文化的历史积淀,因此服饰有“端、谨、正”的特点,如同沉淀了数百年的中华瓷文化一般。君子如瓷,温文清雅,发冠、吊坠、腰佩都用蓝瓷制成,对衿翻出金色密纹,背后则显出中式亭台楼阁,突显大国之气度。

青花瓷作为国民瓷器,兼具审美需求与使用需求,无论是文人显贵还是百姓人家,都能将青花瓷之美使用到最大化,雅实并存,这也正是中华文化“兼”与“和”的体现。那一抹天青色,便是中华瓷器文化永恒的底色。

【茶·初霁茗】

活水还须活火烹,自临钓石取深清。

大瓢贮月归春瓮,小杓分江入夜瓶。

雪乳已翻煎处脚,松风忽作泻时声。

枯肠未易禁三碗,坐听荒城长短更。

——宋代·苏轼《汲江煎茶》

《神农·食经》中说,“茶茗久服,令人有力、悦志。”唐代刘贞亮在《饮茶十德》中也提出:“以茶可行道,以茶可雅志。”中国是世界茶道的宗主之国,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在中国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无论是会客、拜礼、药用、寻雅,茶都能有其妙用。饮茶不仅在于品茶之芳香,更是着重体会茶道之雅,例如宋代品茶便有“三点”,即为新茶、甘泉、洁器为一,天气好为一,风流儒雅、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。而茶道也衍生出了茶具、茶艺、茶书等多种文化,共同构成了一番风雅之道。

本套以“茶”为主题的时装,则以清新灵动作为设计要点,女生蓬松灵动的长辫垂在腰后,走跳时总能摆动出俏皮的弧线,一枚茶叶形的玉簪固定在长发之间,翡翠耳饰与吊坠水润动人,映衬出眉目的温婉。整体款式以唐代的对襟齐腰襦裙为灵感,融入现代剪裁,使整体效果更为活泼生动,外层的纱衣如同笼在茶山上的轻柔雾气,尽显采茶女子的灵秀。而男装则靴履考究,佩白玉镂空挂坠,额间附青绿缎带,好似寻访茶山、观景作诗的小书生,沉思之中被少女的身影夺据了目光,也渐渐品悟了采茶的乐趣。漫山茶香之下,或许也存一段佳话。

人们常说,春茶贵如金。早春的茶树沉睡了一整个冬日,经过春雨轻浇而苏醒,吐出嫩芽。春茶芽毫丰满,色泽鲜润,汤色明亮剔透,香气沉稳,滋味清醇,是不可多得的佳品。

于此春雨初霁后,便是清茗待采时。

【画·墨千山】

只有天在上,更无山与齐。

举头红日近,回首白云低。

——宋代·寇准《咏华山》

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,中国画师们留下了无数绘画作品,人们绘虫草鸟兽,花草雨雪,也绘世间百态,大好河山。《论语·雍也》载:“子曰: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”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画科,其内涵是厚重的、沉淀的。画家们描山绘水,咫尺天涯,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中国画的气蕴与意境,因此有人说,山水画是民族文化之图像,而“山”则是中华民族之脊梁。

所以,在思考“画”主题时,我们选取了巍峨的“山”作为切入点,以表达中华传统文化中的“山岳文化”。

中国的山岳文化,也许能够追溯到上古时期人们对庞然山体的天然崇拜,就如《山海经》中就曾记录:“昆仑之丘,是实惟帝之下都。”古人认为山岳巍耸,是距天最近之处,可通神宫。历代帝王祭祀名山,宣功扬绩,祈国泰民安,将山岳胜貌与巍巍皇权相合。魏晋士大夫们流连山岳,抒情题咏,后来人们在山中修书院、寺庙、道观等,除却审美意蕴,亦满足着不同时代的精神需求。

而在本套时装设计中,我们意图为大家展示一幅日出远山,祥云缭绕,燕掠青天的山景画,以彰山河辽阔,天下祥安。绵延青山绘于袖间身前,展无边胜景;铜扣腰带庄重正气,意高山不可侵犯之雄姿;玉佩雕祥云,小山琉璃簪,高山之雅,也许能在其间体会一二。女装凸显身姿绰约,窈窕动人,是为“青山多妩媚”,而男装气度不凡,有“会当凌绝顶”而睥睨天下之态。

画中泼墨,洒绘千山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中曾言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古时多元文化融汇于山,古时之山也屹于此刻,屹于你我心中。

【月·瑶台镜】

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

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。

仙人垂两足,桂树何团团。

白兔捣药成,问言与谁餐?

——唐代·李白《古朗月行》

在设计隐藏款前我们曾不断思考,在数不清的中华文化之雅中,什么能够独占鳌头,在所有国人心中都有别样意义呢?

那一定是月亮。

念缱绻,寄相思,忆远乡,念家国,诉冷寥,祈仙神,传习俗……从古至今,中国文化对月亮都有着独特的情感与表达,古人通过诗歌、绘画、节日等途径表达对月的崇敬与眷恋,也为月亮赋予了深远的意义。

月是灵纯与柔静,南北朝谢庄曾书《月赋》,“升清质之悠悠,降澄辉之蔼蔼。列宿掩缛,长河韬映,柔祇雪凝,圆灵水镜。连观霜缟,周除冰净” 以述月色清灵。亦有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”的月下清幽美景;

月是相思与爱恋,“愿我如星君如月,夜夜流光相皎洁”,《玉阶怨》书“却下水晶帘,玲珑望秋月。”《子夜吴歌》写“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”杜甫将思妻之苦化为“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”从古至今不知多少魂牵梦萦的思念,全部寄托在这娈婉月色之中;

月是故乡与亲情,是乡愁最无言的见证。游子怀念家园、亲人的情思,常寄托与明月。是《静夜思》中一句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是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 的怀恋,是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无言安慰;

月是哲思与心怀,在《红楼梦》中,贾府曾“烈火烹油,鲜花着锦”,秦可卿却在王熙凤的梦中提示“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”,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。月也是“千古长风,一朝明月”的佛法真义,是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的禅境,亦是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的洒脱;

月是传统与习俗,人们崇敬拜月,又因月团圆。著名南戏《拜月记》中,瑞兰焚香拜月,祈祷月神保佑夫妻团圆。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“中秋夜,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。”阖家共度团圆佳节,凝聚家族与亲情,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情感寄托;

月亦是永恒的。古代典籍《尚书》中以“日月光华旦复旦兮”描述日月恒常,月亮在苍茫浩渺的天际之上高悬,阅尽古今沧桑,周而复始地在朔——望——朔的周期之间循环变幻,成为中国人衡算岁月的坐标,也常被赋予永恒的意义。

那九天之上的一轮明月,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象征,亦是中华民族的情感载体,因此我们选择月来表达“雅中之最”。

在本套“月”主题时装的色彩与材质选择上,我们将金与白两种月色进行融合,以薄纱来展示月光的轻柔缥缈,在金纱之上绣上细密月白线纹与细闪,流光华彩,波光粼粼,如同张若虚所描绘的“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!”

两千多年前,《诗经·陈风·月出》中以“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”来借月喻美人。在设计女装时,我们融合了女和月母常羲与嫦娥仙子在世人心中的形象,来塑造一位月宫之上的飞天神女。秀发以古典造型梳起,发带如月光倾洒而下,裙袖柔而不简,如同神女在天边掠过而拂起的云雾,配饰鎏金点翠,精巧无方;而男装则为司天掌月之君,锦衣玉带,云纹绕身,肩、额、襟、履处处均佩以考究的金制饰物,另外,我们为男装设计了一款“皎月出云冠”,如同弯月浮于飞云之上,仙姿卓绝,气度绝尘。
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幼时在课本中读月也许不解其美,如今望月之时,也许能跨越时光,与那些曾经站在月光之下的古人们有所共振。而瑶台镜中真正所见的,是亘古经岁,独属于泱泱华夏的浪漫与相思。

《完美国际2》全新资料片“心有灵犀”即将于5月22日上线,除“东方观雅集”系列时装外,全新职业【血灵】也将来到完美大陆,更多精彩内容锁定5月22日,《完美国际2》全新资料片“心有灵犀”震撼上线!

《完美国际2》游戏运营团队

2024年5月13日

官方论坛:http://bbs.w2i.wanmei.com

官方微信:wmgjol

w2i.wanmei.com

【来源:】
日期
游戏
状态
下载
礼包

页游测试表

日期
游戏
状态
评分
礼包